独具匠心的陶俑和鲜活灵动的青铜仙鹤、天鹅、鸿雁,还有其貌不扬的锈块以及残损的脚掌……1月31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一起主办的“何止秦俑——秦陵苑囿之K0007陪葬坑”展览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设厅展开。
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的青铜天鹅 光亮日报记者 李洁摄/光亮图片
展览以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为根底,以青铜水禽为要点的57件展品一起叙述了K0007陪葬坑不同于秦兵马俑军事体裁的文明内在,要点介绍了青铜水禽的铸造工艺、彩绘装修以及造型艺术,凸显了秦文明的多彩性和工艺技术的立异性。
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开掘于2000年,共出土青铜水禽46只,其间天鹅20只、仙鹤6只、鸿雁20只。一切水禽展现的都是动态过程中的瞬间形状,如天鹅或立或卧,有的在寻食,有的在歇息。有的仙鹤嘴中含有一铜质虫状物,表现的是从水中捉得虫食后尖喙脱离水面的瞬间姿势。而有的鸿雁展现的则是曲颈鸣叫的形状。
黑色的鸿雁,白色的天鹅、仙鹤……青铜水禽除爪子、喙未施彩外,其他均施以彩绘装修。彩绘以白、黑为主,白色颜料为磷灰石(骨白),黑色颜料为炭黑,以及少数的汉蓝、汉紫颗粒。秦人依据不一样的部位制作不同纹理,颈部以条纹状为主,腹部则绘有绒毛纹和条纹。制作时,依据茸毛叠压联系,先绘翼部茸毛,再绘腹部茸毛,每层茸毛从尾往前、从下向上逐层制作,显现了秦人的细节写实和精雕细镂的工艺。
秦兵马俑是彩绘的,但秦陵青铜水禽的彩绘结构却与秦兵马俑不同。秦兵马俑施彩前,会先在陶体上施以一到三层的生漆层,然后再施彩,意图是便于涂刷颜色和避免颜料的胶结质浸染到陶体内,而秦陵青铜水禽则是直接在铜胎外表施以彩绘装修。可见,其时秦人现已能依据不一样的原料选用不一样的彩绘施彩工艺了。
在艺术上,秦陵青铜水禽表现出大、真而不失精密的写实风格,彰显出具有者严肃威严、登峰造极的身份位置。二元合金的特殊性、铸造工艺的独创性、装修方法的精密与完美,以及栩栩如生的艺术造型,都表现出秦人对青铜资料的深入感悟与精巧工艺,表现着秦人已走出青铜礼器造型与装修的窠臼,也反映出秦文明吸收、容纳和继续不断的立异才能。
在K0007陪葬坑内,还出土了15件陶俑,其间盘蹲姿俑8件,跽姿俑7件。其所着服饰根本相同,头戴软帽,身穿长襦,下着长裤,未穿鞋,仅穿袜子,席地坐于室内,手握物件已残佚不明。专家觉得,他们异乎寻常的动作姿势很可能是敲击乐器或演奏弦乐的瞬间动作。他们很可能是这批水禽的驯养人或苑囿的管理者,担任用音乐来驯化水禽。
“本次展览在方式规划上以白色为主基调,少数运用水禽的铜绿色,杰出鲜活灵动的圆雕水禽。在空间布局巧用水声、鸟鸣营建气氛,选用水纹灯仿照水禽日子的水环境,一起运用电视触摸屏等展现方法,打破前史与科技的边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陈设部策展人王锐介绍,展览还运用翻版拼图、3D打印的展品,让观众手动参加修正,进步观众的观赏领会感,让观众在“润物细无声”中领会前史背景和文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