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强制性国标今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红星资本局1月13日消息,今日,红星资本局从工信部获悉,电瓶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已正式对外发布。《电瓶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旧版标准(GB 17761—2018)将被替代。

  此前红星资本局报道《增加北斗定位及防篡改、不强制有脚踏……5问电瓶车“新国标”修订》,专访标准主要起草人介绍了新旧国标的不同。

  比如新国标将强化防火阻燃要求;明确了电瓶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 %;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包括互认协同);将使用铅酸蓄的电瓶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同时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等等。

  比如正式版本中对车速提示音明确“当行驶车速达到22 km/h时持续发出提示音”。

  同时新国标要求电瓶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正式版本中,调整北斗定位功能要求,对于除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途之外的电瓶车,在销售时可由消费者选择是否保留北斗定位模块。

  此外,新国标还要求生产企业明确电瓶车的建议使用的时间,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进行标注。正式版本中还提到,在铭牌上要标明是否用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

  据了解,新国标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既可根据旧标准生产,也可根据新标准生产;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瓶车都一定要符合新标准要求。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可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