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
1860年,第二次战争的硝烟弥漫在中国大地上。英法联军的进攻如同洪水猛兽席卷而来,清军在南京、天津等地的防线节节败退。
而让清军痛苦不堪的,并非单纯的西洋火炮的威力,而是背后那支精妙的炮兵体系。西方国家通过高度集成的炮兵战术和火炮操作系统,瞬间改变了战场的格局,给予了清军致命一击。
更令人痛心的是,尽管清军的火炮并不逊色于西方的武器,但由于战术上的巨大差距,清军的火炮没能充分的发挥出它应有的威力。为何西方的炮兵如此强大,清军的火炮又为何没有办法挽回败局?这一切,背后藏着什么深层次的军事差距?
西洋火炮的技术优势,首先体现在火炮材质的不同。与清军火炮常用的白口铁不同,西洋火炮广泛使用灰口铁作为铸造材料。
灰口铁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铸造特性。灰口铁中的碳呈片状石墨形态,而这种石墨的分布方式,使得铁炮的铸造过程更稳定。
相比之下,白口铁因为碳的分布方法不一样,其铸造时收缩率较大,易引起裂纹,甚至影响火炮的常规使用的寿命。灰口铁的流动性好,铸件质量稳定,加工时不易出现缺陷,且炮身表面更加光滑,能够有效提升火炮的准确性和射程。
与西洋火炮相比,清军的火炮无论在材质还是工艺上都存在很明显的劣势。清朝的火炮大多采用白口铁或其他材质,这使得火炮的铸造精度较低,炮身易产生裂纹,炮膛不光滑,导致火炮的命中率和威力都大打折扣。
尽管清军也曾拥有一部分技术较为先进的火炮,但这些火炮数量不多,且维护困难,无法持续发挥战斗力。
此外,清朝的火炮大多是在战争爆发前较为仓促地制作而成,生产的基本工艺无法与西方列强相比。清军的火炮制造多依赖传统手工铸造,技术更新缓慢,炮身质量和精度无法达到西方的标准。
更致命的问题就在于清军炮兵的组织和战术运用。虽然清军也有火炮兵种,但与西方炮兵的体系化作战模式相比,清军的炮兵部队多为零散、单一化的单位。
在作战中,炮兵往往是单独部署或是随军附属,缺乏独立的指挥系统和协调能力。这种状况使得清军火炮无法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威力。
与西方国家的炮兵体系不同,西方军队有着严格的炮兵指挥结构和战术协调,炮兵不仅是支援部队,还是主力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炮兵往往通过大规模的火力覆盖,打乱敌军阵形,摧毁敌方的防线。清军在这一点上明显处于劣势,炮兵部队缺乏系统化的指挥和战术训练,导致火炮的威力没办法得到充分发挥。
不仅如此,清军在炮兵战术的应用上也存在严重滞后。在西方军队的战术中,炮兵被作为一种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兵种来运用,可以通过火力压制敌军,削弱敌方的进攻力量。
而清军则更多依赖传统的步兵阵列和骑兵战术,炮兵更多是作为后勤支援,缺乏独立的作战部署和运用。
这种滞后的战术理念,使得清军的炮兵无法充分的利用火炮的威力。而西方则通过高度集成的炮兵体系,可以通过炮火打击敌军的要害位置,形成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西方炮兵的优势,最重要的体现在战术体系的高效运用上。西方军队的炮兵组织非常严密,炮兵不仅在战场上有着独立的指挥系统,还能够与步兵、骑兵等其他兵种协同作战,形成有机的战斗单元。
西方的炮兵战术强调火力的集中与分配,能够在最短时间之内对敌军进行致命打击。
西方炮兵的战术体系也包括了对炮兵火力的合理调度和部署。通过对敌军阵地的火力覆盖,西方炮兵能够迅速打乱敌军的指挥系统,使敌军陷入混乱。清军由于炮兵组织混乱,缺乏指挥和战术运用,最终未能有效应对西方炮兵的强大压力。
在第二次战争中,西洋火炮的高效运用与清军炮兵体系的滞后形成鲜明对比。西方炮兵通过精准的炮火打击,不仅摧毁了清军的防线,还对清军士气造成了严重打击。
相比之下,清军的炮兵由于缺乏有效指挥,往往未能对西方火力形成有效的压制。西军的炮火密集而迅猛,造成了清军巨大的伤亡,尤其是在天津和南京的战役中,清军的火炮损失惨重,直接影响了战局的走向。
观察者网2022-07-29 13:55《战争时,英军究竟“炮利”到什么程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茅台集团收入差距断崖:22年1241亿,23年1644亿,24年令人意外
9.8分+MVP!最强姆巴佩上线连胜!广厦赢浙江德比 布朗34分孙铭徽16+10+5+5
春节返乡置业,地产商在“打架”:有楼盘买房送3万黄金,湖北麻城去上海抢客
撼讯官网上线三款 AMD Radeon RX 9070 XT 显卡,详细信息尚缺
华南金牌四盘位NAS预热:英特尔12/13代酷睿处理器、单2.5G网口
英伟达 RTX 5090D 显卡液氮超频至 3.4GHz,功耗达 10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