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新花”又一枝

  走在宝鸡的大街小巷,传统非遗元素随处可见:凤翔泥塑、马勺脸谱挂件、青铜器摆件……非遗文化巧妙地融入现代生活,宝鸡走出了一条“民间传统文化+新创意”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宝鸡深入实施“记录、传承、传播、利用”四大工程,守好用好非遗文化,建立了涵盖6项国家级、67项省级、143项市级、514项县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体系,打造了六营民俗村、西府老街等多个非遗类旅游景区,让慢慢的变多群众领略到传统非遗项目的魅力。

  12月12日至15日,陕西日报社“文化自信看宝鸡”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走进宝鸡,探寻宝鸡如何让非遗“老树”开出“新花”。

  12月13日,采访团走进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的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矗立在村口的巨型彩绘泥塑“坐虎”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坐虎’是凤翔泥塑的代表作,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凤翔,家中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以示庆贺。”凤翔泥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新明介绍。

  凤翔泥塑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在胡新明投资修建的西府民俗艺博园的绘样车间里,几位绘样艺人围坐在桌前,手执画笔在全白的泥胎上绘制轮廓线和装饰图案。笔锋游走间,一条威风凛凛的“中国龙”便跃然泥坯之上。

  “这是我为龙年创作的4款吉祥物泥塑,分别是‘气吞山河’‘龙腾盛世’‘傲视苍穹’和‘龙生九子’。”胡新明说,作品配色选取红、黄、绿、黑等凤翔泥塑传统色,描红画绿,寓意满满,既保留了凤翔泥塑传统底蕴,又在造型和图案上注入现代审美元素,使泥塑更具活力和张力。

  2017年至今,凤翔泥塑先后3次登上央视春晚、元宵晚会舞台。这不仅缘于凤翔泥塑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是一代代传承人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

  “今年我们投资建设了六营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及美食一条街项目,旨在用‘泥货’点土成金,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形成集吃、住、游、购、娱、产、学、研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凤翔区城关镇党委书记师引强说。

  揉面、擀面、切面、燣臊子、下面、浇臊子……岐山人的一天,从一碗臊子面开始。

  12月13日,在岐山臊子面产业孵化基地一号标准化厂房,崭新的自动化设备按配方自助炒制臊子,生产线上的鲜湿面条被有序分装,全自动浓缩汤汁生产线锁住臊子面的“酸辣香”……岐山臊子面的制作流程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

  “目前,我们正处于试生产阶段,一天能生产8万份岐山臊子面!”基地负责人权文涛说,厂房内速冻库机组为进口定制,能轻松实现食物30分钟之内急速冷冻,保证产品的新鲜程度和还原度。

  起源于西周祭祀时“馂馀之礼”的岐山臊子面,历经三千年传承,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岐山臊子面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岐山臊子面的特点可以用‘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9个字来概括,其独特的加工原料、精湛的制作流程与工艺和悠久的传统食俗,有着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权文涛说,目前,制作流程不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岐山臊子面预制菜正逐步打开市场。

  岐山臊子面产业孵化基地是岐山“一碗面”经济的重点支撑项目之一,由陕西岐品福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正式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达1亿元,带动当地150余名劳动力就业。

  一件青铜器,就是一段被铭铸的历史。青铜器是我国不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细心的游客在参观博物馆时会发现,在文字介绍中,有的青铜器被注明为复制品。那么,这些青铜器是如何被复制出来的呢?

  在“青铜器之乡”宝鸡,有一批从事青铜器复仿制工作的匠人。几十年来,他们致力于钻研青铜器复仿制技艺,传承推广流传千年的青铜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青铜器。

  12月14日,采访团走进岐山县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区金石技艺传习所,陈列架上制作精美、种类非常之多的青铜器复制品令人目不暇接。

  “自清代晚期开始,青铜器复仿制采用的是砖范陶范铸造法和翻砂铸造法,近年来,随技术的进步,又引进了失蜡铸造工艺。”岐山青铜器复仿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于安君介绍,久经传承的技艺和现代工艺的融合,将青铜器复仿制技艺推向高峰。今年1月,岐山青铜器复仿制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了传承国宝技艺,将青铜文化发扬光大,于安君筹建了金石技艺传习所,向青铜器复仿制技艺爱好者和收藏爱好者传授技艺。

  在扶风县,32岁的赵凯同样致力于宣传并推广青铜文化、培养文化人才。作为家族中第三代传承人,赵凯大胆创新,不断探索青铜器复仿制技艺的新路子。

  “在制作流程与工艺上,我们实现了从手工拓模,到运用3D扫描、3D打印技术制作原始模具,目前已实现规模化生产。”赵凯介绍。

  现在,赵凯经常受邀到西安美术学院等高校开设讲座,向年轻人讲解青铜文化,还参与进博会、丝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向世界展示青铜器的魅力。

  “几乎每个月,我都要带着展品到全国各地参加一两次展览。”赵凯说,接下来,他将开展游学、研习等活动弘扬中国青铜文化,推动非遗文化不断出新出彩。(本报记者 段承甫)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做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