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井盖将入刑最高判故意杀人窨井吃人的悲剧不该一再重演

2023-08-24 电梯绳轮

  日前,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明文规定,盗窃、破坏窨井盖类犯罪将不再简单地认定为盗窃罪。未来,偷井盖的行为,将有可能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甚至是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进行定罪处罚。

  民间 偷井盖的不法分子究竟有多猖狂?早在2006年的一项统计中,北京市政管辖下有9万多个井盖,以及6万多个雨水口箅子,一年之间便丢失了11000多个。井盖广泛使用的球墨铸铁是性能优异的高强度材料,在废品收购行业有完整的收购、处理渠道。同时,井盖分布范围广、数量巨大,且在公开地段很难进行监控,一旦丢失也很难迅速锁定盗窃嫌疑人。犯罪成本小、回收收益高的偷井盖行为日益猖獗。

  丢失的井盖在公共路面上形成了一个个黑洞,窨井吃人、伤人的新闻在社会上屡见不鲜。2017至2019年,仅新闻媒体报道的窨井致人受伤或死亡的事件就有70余件。尤其在车流量较高的公路和行人较多的社区,丢失了井盖的窨井足以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和行人安全事故。正如专家所说,偷井盖所危害的已不再仅仅是公共财物,而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导致非常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井盖被盗窃,有关部门多年来也在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方式。有公司开发了可以加装在井盖上的防盗终端装置,实时监测井盖状态;也有的地区将铸铁井盖换成了新型复合材料,没有回收价值。然而,这一些方法往往造价较高,难以大规模应用。新材料也有一定可能会影响井盖的承重、耐用效果,始终治标不治本。

  此次从法制层面加大对偷井盖行为的惩处力度,体现出国家对井盖管理的格外的重视和决心。小小的井盖,关系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脚下的安全。新规的出台顺应了社会需求,将偷井盖的行为定性从经济危害升级成为了社会公共安全危害,符合时代发展和公众舆论呼声的决定,也受到了绝大多数公众的支持。

  同理,生活中许多看起来不道德的小事,事实上都会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高层住户向下抛物就属于其中之一。在多起由于高空抛物导致楼下行人被砸中受伤甚至身亡的惨剧发生后,最高法院于去年11月将故意高空抛物纳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

  从不文明行为到刑事犯罪,法律对类似事件的定性升级可以让民众更真切地意识到这些行为的严重性。不牵绳遛狗、违规放风筝等行为,虽然还没有入刑,但同样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会危害到他人安全,重者甚至有可能导致伤亡事故发生。此前,就有网友晒出了汽车挡风玻璃和后视镜被风筝线割断的照片,着实令人后怕。随着这次偷井盖入刑,公众舆论也在呼吁严惩其他类似具有危害性质的不文明行为。

  当道德不再能约束犯罪,当司空见惯和无伤大雅难以掩盖事件本身的危害,唯有依靠法律的严惩才能保障公共秩序和公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