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战区13个集团军番号从71到83有什么特殊含义?

  “部队在,番号在;部队裁,番号撤。”许多即便是已经退伍的老战士们,一提起自己部队的番号,心中总是会涌起无限的敬意。

  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国民革命军编制,这些番号从设立之初到后来的激烈战事中传承了许许多多以血汗和生命书写的光辉事迹,即便后来裁撤、变更,原先的番号也总是伴随着神圣和崇高的情感。

  一代一代的战士,用青春和血汗为自己的部队铸下军魂,番号就成了集体战士们永不磨灭的印记。

  番号会被视为战士作为自己行伍生涯的联结,是对党的认同、对先辈和战友们战斗意识的传承,因此即便是调配、退伍,之前从不相识,只要提起相同的番号,都会被视为亲如骨肉的兄弟。

  2007年,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集结号》就讲述了相关故事。主角谷子是解放战争时期一名战士。在阵地阻击战中,他所属的连队全军覆没,醒来后却发现连队由于是战争中被判定为被俘失踪,番号被取消。谷子随即为恢复连队英雄名誉,讨回身份而战。

  番号的意义重大,中国五大战区13个集团军改革,番号设定从71到83,又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根据《中国人民军语》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部队番号是军队中建制单位的正式名号,按照编制序列和单位性质授予。许多人,甚至一些考据不严谨的编剧作家,会将番号和代号弄混,以为番号和代号是一样的。

  实际上,部队的代号通常以数码、字母或字词组合而成,有保密需求的军事单位或个人,才会被授予这种代号。在公文上,代号与番号一样具有同等效力,如“37001部队”“总字190部队”等,具有唯一指代性。

  在许多抗日题材和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英雄人物出场时往往会对其番号进行介绍。共同的番号是战士们共同对党的认同以及战友精神的极佳书写。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央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此时我军成立,“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即为我军的最早正式番号。

  此后,各地起义军先后使用了“工农救国军”“工农革命军”等番号,领导的秋收起义革命军,即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

  1928年,中央颁布文件,将“工农革命军”统一更名为“红军”。1930年,各地红军进行系统性整编,“红军”正式定名为“中国工农红军”,此后就有了著名的红四方面军,红一军团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即我们所熟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不久后,八路军的番号被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新四军也按照新的编制统一了番号。但战火连天,形势紧迫,各部队直到1947年底才完成了所有的改称。

  1948年,正式下达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用通知文件对集团军的番号编制进行统一。

  1950年,解放战争已经到了尾声,纷飞的战火又在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燃起,激烈的战事令步兵军的番号急速增编多达70个军,直到抗美援朝结束后,1955年,局势稳定下来后又进行了裁撤,直到1985年前集团军番号大致维持在30个军。

  1985年,同志在仔细评估了我国战力与国际局势后,宣布中国要进行“百万大裁军”,对各大军区、集团军、兵种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军区从原先的11个削减为7个,陆军从原先以步兵为主,整合升级为24个多兵种集合的集团军,仍然沿用旧番号。

  这次改革,并非简单将名称来更换,而是重塑作战力量的结构,压减指挥层级链条,将传统的步兵和装备减员,加强特种部队、航空兵部队和导弹部队等更强有力的新时代兵种,以提高作战效能和作战能力。

  一方面是体现我国响应联合国倡导的和平理念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这标志着我国的军事力量已经从“人海战术”逐步转型进入要求更高精尖的新世纪技术型军事作战方式。

  重编后,指挥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这一时期由于变动相当大,这一时期部队的番号变动也比较大。许多空缺的番号得到新的编入,原有的部队也可能拆分重组,有些旧的番号也被裁撤。

  裁军的过程,也是一种“大浪淘沙”的过程,新世纪的军事作战模式,对人数的要求锐减,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上升,保留下的部队番号,承载着一代代官兵青春与血汗铸造的光荣与至高无上的尊严,是热血与功勋的象征。番号得以保留,充分证明了这支部队的卓越。

  此后每隔5到10年时间,都会根据现实面临的情况做裁军。由于变动较大,很多番号也因此被撤销,1到65之间的番号,很多都已不再相连。至2013年之时,陆军集团军已降至18个番号。

  国防部发表《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简称白皮书),首次对这18个集团军番号进行重新整合统编,归入五大军区。

  2013年1月,中央电视台公布消息称,“我军陆军集团军番号今起解密。”标志着集团军番号首度公开,而不再以“某部队”进行代称。

  在公开之前,有时对外会根据任务、项目、驻地等对部队和个人使用代称,目前的代称编码为五位,会依据情况实行变动。但番号却是记录在案,固定不变的。这表明了我国在军事上透明度更为增强。许多外媒分析称,“中国军队将更加开放透明”。

  这既显示出了我国以越发自信的姿态站立在国际政坛上,又显示出了大国的气度,西方国家政客和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对中国进行“军事不透明”的抨击不攻自破。此番公开番号,正是令所谓的“”的论据显得滑稽可笑的重要举措之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之下,中央就决定逐步适当开放1979年以前封闭化的模糊的信息,这中间还包括军队信息。但当时,南边中越战事正酣,又担心苏联趁机对我国造成威胁,军事上的逐步公开化处理就必须进行延后。

  1982年,周边局势稍微缓和,中国首次将军队的总人数进行公开,紧接着三年后,又宣布进行“百万大裁军”。80年代后期,中国已经准备把各个集团军的番号都进行公开。

  在此次公开之前,前后也酝酿了比较长的时间,去克服传统的惯性思维。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公开番号的过程才酝酿了二十来年。

  但公开番号不免会让人们担心,我国会不会因此泄露军事机密,暴露集团军的驻地、人数、部队编组等详细资料,令虎视眈眈的敌人有可乘之机。

  实际上,我国只公开了集团军番号,下属的师、团、营级别的都不会被公开。就好比名声斐然的“八路军”,完整的番号是来源于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公开并不会对这支部队造成任何影响。

  并且13年之后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发达,入伍的士兵又有家属、亲人、朋友在当地,番号比较难以保守秘密的。

  继公开番号之后,2017年4月份国防部记者会上,国防部公布了新一轮的集团军改革,国防部原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就本轮改革发言。他发言宣布:

  原有的也调整成为五大军区,原先18个集团军重组调整为13个集团军,废除所有旧番号启用新番号,分别为:中国人民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

  这次改革可称作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力度最大、动作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军改。以往旧番号全部废止,启用从七十一至八十三的新番号。

  杨宇军称,这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所需要迈出的关键一步,是对陆军整体结构的重塑,推动我军向技术型和质量效能型转变。

  如前文所追溯的,我军历史上的番号最多排到七十,其实是源于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下达的文件《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其中规定:“其番号排列数目增加至七十个军二百一十个师,内中空额,留待今后建立新的军和师时补足。”

  一方面,军中有着番号与部队同生灭的不成文原则,即使根据现实状况部队被改组重编入其他部队,部队在激战中消亡,番号都会取消而不会为其保留空缺。另一方面其间历经了多达十三次裁军,以致各集团军从一到六十五之间的番号各不相连。

  此番改革,是已经考虑到拥有深刻记忆,将队伍番号视为自己行伍生涯的最后联结的老兵们也已经退伍、老去。

  因此才下定决心,顺应老兵们的意愿,保留了解放战争以来定下的旧番号,将这些原有的拥有光荣传统的番号都载入史册,成为那段如歌峥嵘岁月的精彩一笔,是我们心中不可磨灭的番号。

  全部启用新的番号,避免了保留哪个番号、裁撤哪个番号从而引起争议的问题,也避免了与老番号的重复,也能更完好地保存这段光辉记忆。

  重组划分为五大军区,是为了将国防的分工精简化,以促进反应效率,这是出于适应现代战争中,出现局部冲突可能性大、程度激烈、中远程兵器打击范围广的我国面临的军事国防现实特征而言。

  精简为13个集团军之后,指挥链层级和兵员显得更为精简,冗余层级不再拖慢响应速度。集团军从七十一开始依次排列,是以原陆军五十四军为基础编入空中突击旅、防空、特战、工化(工程兵与防化兵)、勤务部队后的作战集团。

  被裁撤的五个集团军重新编入其他十三个集团军内,由北到南依次重新编组,形成了北部三个集团军、中部三个集团军,东部三个集团军、南部三个集团军,西部战区两个集团军,主要于东南沿海和京畿地区驻扎分布。

  启用新番号对于我军还有一个优势,即我们在17年改革中,所有集团军都是同时组建,排序上是依据五大战区排布,从北到南,加强了内部部队之间、军区之间的联络交流,更加平等,也更具有开放性。

  标志着我军进入了新的时代后,不再在前人的光辉和荣耀的照耀之下,我们将会谱写新的光辉序曲,在新的起跑线上打开新的局面,一同奔赴新的目标和新愿景,共同为建设新时代国防战线努力。

  这无疑显示了对此番改革的决心,相信我们大家可以继往开来,走出新时代属于我们的道路。

  或许,在未来提起人民,人们会对这十三个番号的集团军军队和战士们致以更加崇高的敬意。他们能够同自己的前辈一样,伴随着全新的部队番号在史册上留下自己的姓名,成为祖国万丈荣光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